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人文
舍不掉的报纸 剪不断的回忆
2016年04月29日 09:39 来源:庐阳区委宣传部     作者:赵明 史翠云

ZM159021.JPG

ZM159029

ZM159042.JPG

牛奶箱

当手机、电脑、平板裹挟着我们的生活时,你是否依旧常常感受报纸带来的墨香?在合肥庐阳工业区一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小区中,报纸始终流淌着几代人的记忆,陪伴着大家的生活。

70年代:手写稿件去百花井老报社投稿

刚走进这个小区,一排排现在难得见到的红砖小楼房,低矮的电线纵横交错,小区里的生活时光似乎也随着电线延伸拉长了。一眼望去,小区的某个角落了伫立着一座水塔很是醒目。

“当年我们小区全部住户的用水都指着这座水塔了。”70岁的老人余长和曾经是电力修造厂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他告诉笔者,安徽电力修造厂家属区是1970年开始建设,当时小区附近全是水稻田,只有这一个居民小区。

以前的物质生活不算富裕,厂里文化生活也不比今天丰富。“那个时候厂里大家获得信息的方式少啊,当时主要是通过报纸,如果看到了自己厂里的新闻,就非常高兴。一个车间就几份报纸,《合肥晚报》、《中国电力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可是一个车间有150多个人,大家都要抢着看。”余长和说。

不过,有限的文化生活却没有抑制员工们的创造力。余长和老人告诉笔者,自己有不少同事曾经给报纸投过稿。

“我们俗称‘土记者’。稿子都是手写的,还得自己送到位于百花井的老报社那里。厂里一有什么新闻,大家就积极去投稿。”物质、信息都相对匮乏的年代,报纸点亮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90年代:个人订报兴起 不订牛奶也要订报纸

到了90年代起,个人订报纸就多起来了。“大家经济水平变好了,仅仅从厂里的报纸、广播获取信息还觉得不满足,尤其是报纸数量有限,运气不好说不定就读不上了。”报箱就随着个人定报纸的流行,渐渐进入了这个小区。

笔者在一栋栋红砖的小区楼栋里,楼道口的墙上或多或少都会挂着几个报箱。“刚开始是木箱子,一把锁两把钥匙。报箱的旁边有时还有牛奶箱。80年代是麦乳精,奶粉都很少,订的人少。90年代有人定牛奶了,也不多,主要上海那边过来的知青。但是,大家毕竟经济能力有限,如果只能订一样的话,有很多人在两者中最后选择了订报纸。”

在其中一个楼道口入口处,墙上贴了很多小广告被小区环境改善时撕掉了,墙面斑驳。红色的半柱体塑料报箱,常年受风吹日晒已褪色困朽,一把锈迹斑斑的锁挂在上面,锁住了被合肥都市繁华遗忘的报箱,也锁住了曾经那个送报员风雨兼程的时代。

楼道口常年放着一把扶手已经被磨得发亮的藤椅,这是89岁梁大爷的“专座”。梁大爷1970年进入安徽电力修造厂工作,早已退休在家。89岁高龄却爱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小区里转悠。

“我骑自行车骑的好还跟报纸有关呢!”老人家兴致勃勃地说。“当年我在电力修造厂的时候啊,电厂的领导特别重视文化宣传。1990年左右,领导给了我一间房间,水电全免,让我专门负责买报纸。每天早上5点,我就骑自行车进城拿报纸,8点赶回来。一年365天,天天风雨无阻。我这一买就买到退休了。”

“那时候厂里书报亭主要采购的是《合肥晚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合肥晚报》来买的人非常多,一天一般都有30份,因为大家都觉得《合肥晚报》是机关报,比较权威,而且是合肥市的口舌。股市刚火起来的时候,早上去拿回来报纸,一天200份报纸都能卖掉。到了90年代后期,小区里还有人来买《南方周末》,我们第一次看到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在《南方周末》上。”

21世纪:报纸依旧是生活的重要角色

“现在为了丰富这些原电力修造厂退休老干部们的文化生活,小区准备设置了退休办公室,放一些像《合肥晚报》、《炎黄春秋》这样的老年人爱看的报纸报纸、或者像《半月谈》这样的刊物。”官塘社区党委书记冯远付介绍道。社区里也专门设了阅读室,文学、历史、地理都有。

冯远付告诉笔者,小区中像梁大爷这样每天看报的人不在少数。每到傍晚时分,就有不少老人聚在一起读读报、聊聊天。报纸,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

半辈子和文字、报纸打交道,梁大爷和报纸有着浓浓的化不开的感情,那把藤椅就是每天清晨他看报的地方。电力制造厂已经搬离,这个经历了近50年风风雨雨的老小区和小区里的人,还是当年那些为安徽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的人,只是他们年华已逝。报纸也在继续订阅,只是那个送报人已白发苍苍。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安徽电力 质量管理 办公室 工业区 家属区

庐阳全媒体
  • 庐阳区官网
  • 官方微博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