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看庐阳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集聚发展,快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硬核“成绩单”
2021年08月27日 17:14 来源:庐阳区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坐标合肥,一座科学中心正在生长。

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合肥市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建设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关注这里的“硬核”科技进展。

合肥国家实验室正式挂牌。合肥国家实验室首批首挂,1号科研楼竣工交付。建设五大综合研究平台。对标国家实验室,围绕科学中心四大领域,组建运行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加快组建环境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发展。按照“提升一批、新建一批、预研一批”的原则,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个已有装置性能,新建聚变堆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4大装置,开展合肥先进光源等4个预研项目,全市规划布局大科学装置达11个。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不断提升。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启动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雷电防护设施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量子空地一体精密测量装置预研进展顺利,正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三是加快布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六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我国类脑智能领域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已投入运行,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落户合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

1629881419800224.jpg?x-oss-process=style/w10

合肥市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创新能力荣登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十位,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高居全球第十九位,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火星磁强计、高吸能材料保障“天问一号”完成科研任务,高压抗辐照DC/DC变换器、特种低温接收机等“合肥智慧”助力“嫦娥五号”成功升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量子领域研究引领世界前沿,“实现对引力诱导量子退相干模型的卫星检验”及“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两项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聚变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屡创世界纪录,先后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和干预策略”等战略性先导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项目进展顺利,持续产出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国科大“托珠单抗+常规治疗”进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向全国推广。

信息领域,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在肥诞生并成功销售一台(约6000万元),长距离量子通信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高精度电磁测量、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等国家重大专项加速推进;能源领域,150KW磁等离子体推进技术打破美国NSA公开报道记录,在国际大功率电推进技术领域实现重大技术跨越,攻克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难题,高温超导储能、超导电机等超导产业以及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产业快速发展;健康领域,质子治疗设备国产化加快推进,首个自主研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药物启动临床试验,糖尿病无创检测新技术在国内实现大规模应用,并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环境领域,大气能见度仪、天气现象仪等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实现产业化,突破新型纳米纤维仿生结构材料制造工艺,有望替代传统行业金属合金、陶瓷和工程塑料。量子重力传感器、太赫兹主动成像安检仪、高性能双极膜等新产品性能优、市场潜力大。

人才事业平台聚才作用凸显,稳态强磁场装置吸引“哈佛八剑客”落户合肥传为佳话,全市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达到135位。国际化才智交流不断加深,“墨子论坛”、斯坦福大学全球创新联盟课程、“北美人才合肥行”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市连续两年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三甲。

国际上,合肥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EAST装置入选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典型案例,并被列入金砖国家中开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名单。参与成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积极参与建设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肥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中法聚变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单元,集聚世界领先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在国内,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重大机遇,与上海张江签署《上海张江 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实施“两心同创”,积极推动与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

未来,合肥将进一步丰富完善科学中心创新体系,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制度创新深入激发科学中心活力持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强化与上海张江、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联系,深化长三角协同创新,实现更大范围创新资源共享。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庐阳全媒体
  • 庐阳区官网
  • 官方微博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298号